国办:同意4个省级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
贯彻落实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精神 | 专项监督护粮安
悟规律 明方向 学方法 增智慧丨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
 ·[视频]九霄逐梦,看今朝!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地面训.. ·[视频]汪公馆里的“伪装者”(上) ·[视频]一线见闻丨区域协作谱新篇 ·[视频]中国科学院与“两弹一星”纪念馆重新开放 传承.. ·[视频]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·江河见证丨守护好“中.. ·[视频]潜伏敌营的“佩剑将军”(上) ·[视频]新时代的伟大变革丨书写在绿水青山间的生态答卷 ·[视频]我的土地我的家丨第34个全国土地日公益宣传片 ·[视频]天宫TV | 光耀天际,见宇宙之美 ·[视频]无名者之歌 ·[视频]黑猫警长又双叒更新啦! ·[视频]速看!防间保密微视频《消失的“她”》 ·[视频]先睹为快!第18届世界水资源大会主题片来了~ ·[视频]天宫TV | 给我们一个小桌子 还你们一个菜园.. ·[视频]全国生态日主题宣传片 ·[视频]首个全国生态日|中国国家公园旗舰物种来啦! ·[视频]提前184天!又一重大水利工程取得新进展 ·[视频]案例展示|第1批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 ·[视频]消失的他,一个隐藏20多年的秘密….. ·[视频]激情燃烧的岁月丨《飞航印记》第3集

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圆满完成 点燃梦想的火种

发布时间:2021-12-10  来源: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  字体大小[ ]

  原标题: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圆满完成 点燃梦想的火种

 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柴雅欣

  12月9日15时40分,“天宫课堂”第一课正式开讲,“太空教师”翟志刚、王亚平、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。此次活动全程现场直播,在中国科技馆设立地面主课堂,在广西南宁、四川汶川、香港、澳门设立4个地面分课堂。 (图片来源:视觉中国)

  12月9日15时40分,“天宫课堂”准时开讲。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、王亚平、叶光富变身“太空教师”,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。

  这是中国空间站首次进行太空授课活动。在约60分钟的授课中,航天员介绍了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,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、物体运动、液体表面张力等神奇现象,并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。

  与8年前在天宫一号的太空授课相比,这一次课堂有何新变化,授课内容有何新亮点?进入空间站时代,“天宫课堂”会成为常态吗?

  空间站授课资源更加丰富,广度和深度均有拓展

  “同学们,你们好!”在王亚平熟悉的声音中,太空授课拉开序幕。

  我们的太空家园长什么样?王亚平首先带大家参观了航天员的生活区,休息区的家人照片、小布偶和舷窗外的浩瀚风光,构成了一幅温馨而浪漫的画面。

  “太空厨房”冰箱里的鲜苹果、食物加热器和微波炉,“太空跑台”、可脚蹬也可手摇的“太空自行车”……一件件工具、一个个细节,拼出了航天员太空生活的日常。

  “我们看上去胖胖的,是因为微重力导致血液上涌,所以在轨锻炼很重要。”王亚平向同学们展示了太空跑步和“倒立”骑行。

  2013年6月20日,在神舟十号任务期间,王亚平在聂海胜、张晓光的协助下,为全国6000余万中小学生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天地互动太空课堂。时隔8年,中国航天员再次进行太空授课,有许多新亮点。

  国际宇航联空间运输委员会副主席、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研究员杨宇光告诉记者,航天员在空间站的研究主要分为科学研究和工程研究两大类。前者研究自然现象,如微重力条件下的流体流动、物体燃烧等物理化学现象;后者主要是工程实践,如水再生系统、尿处理系统等。

  “授课项目涉及许多工程方面的展示和科普,比如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展示、水再生系统介绍。他们与细胞学实验等科学研究展示相得益彰。”杨宇光说,与上次授课主要展示物理现象不同,这次授课的广度和深度都有所拓展。而这之所以能成为现实,正是得益于我们有了自己的空间站,授课资源更加丰富。

  太空微重力环境是物理学的天然实验室。“水膜实验”令人印象深刻。8年前,王亚平曾成功制成了一张漂亮的水膜,并把带有中国结图案的塑料片嵌入其中,中国元素锦上添花。在今天的课上,王亚平又一次为同学们演示了“水膜实验”。不过这次,道具换成了她和女儿早已准备好的花朵折纸。

  “看到这朵花,我就想到我的女儿。”王亚平将花朵小心翼翼地放在水膜上。在太空微重力下,水的表面张力增大,令人惊讶的现象出现了——花朵在晶莹剔透的水膜上缓慢“绽放”。

  “希望你们的梦想都能在广袤的宇宙中绽放!”王亚平寄语孩子们。

  天地课堂一“链”牵,多系统共同保障太空授课“信号满格”

  除课程内容外,这一回的“硬件设施”也有很大升级。天宫一号的内部活动空间只有约15立方米,而现在空间站仅核心舱就达到50立方米,“教室”更加敞亮。

  多机位、高清画质,“太空网课”非常稳。音视频信号流畅稳定,确保“空中课堂”零延时、不卡顿是工程技术方面的最大挑战。

  “天地交流互动,主要由空间站、天链中继卫星系统、地面测控站三方面共同完成。”天链二号01星副总设计师李向阳告诉记者,航天员给地面的信息依次通过空间站中继天线、天链中继卫星、星地下行链路等传输到地面站。据介绍,太空数据中转站——天链一号03星和天链二号01星接力保障这次太空授课,舱内的多台高清摄像机拍下的高清视频,通过中继高速链路实时传送至地面,地面上行两路高清图像传送至舱内的显示器,从而实现高速双向音视频传输。

  和第一次太空授课相比,8年时间里,我国中继卫星系统换代升级,太空授课等需要长弧段、强信号支持的重要活动也因此开展得更加从容。

  “2013年太空授课,我们当时天上只有3颗星,都是一代星。现在我们天上有5颗星,除了天链一号04、05星,还有天链二号01星,二代星比一代星在传输速率和其他能力上更高。”北京空间信息传输中心总工程师单长胜说。

  点燃梦想火种,鼓励青少年热爱航天、参与探索、追求科学

  “空间站里,氧气和二氧化碳如何进行循环?”“好奇你们在太空的生活,能看到UFO吗?星星还是一闪一闪的吗?”“冲出地球和返回地球,是不是和我们坐过山车一样刺激呢?”……

  “天宫课堂”采用天地互动的方式,在中国科技馆设地面主课堂,在广西南宁、四川汶川、香港、澳门分设4个地面分课堂,共1420名中小学生代表参加现场活动。授课期间,航天员通过视频通话形式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了实时互动交流。

  中国空间站不仅是全球科学家开展空间科学、空间技术、空间应用的研究平台,也是鼓励青少年热爱航天、参与探索、追求科学的实践平台。据了解,授课活动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教育部、科技部、中国科协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主办,中国科技馆及载人航天工程相关参研参试单位提供支持。后续,“天宫课堂”将持续开展太空授课活动,积极传播载人航天知识和文化,持续开展形式多样、内容丰富的航天科普教育。

  杨宇光说,载人航天、深空探测等航天活动具有投资大、回报周期长的特点,科学价值无可替代,“开展科普教育,让青少年爱上航天,让公众了解航天,空间站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”。

  从世界范围看,太空教育已成为连接青少年学生与载人航天事业的重要桥梁,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。“国际空间站也在开展太空科普教育活动。之前,太空授课第一人、曾随美国‘奋进’号飞船上天的芭芭拉·摩根还与王亚平有过通信交流。”杨宇光说。

  “航天员太空授课,对孩子而言是一种启发,就是希望用实验的方式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,起到引领作用。”此次太空授课“备课”科普专家、中国科技馆科普讲师团副团长陈征说。

  “飞天梦永不失重,科学梦张力无限。”在结束此次太空授课时,王亚平呼应了8年前的那句结束语。太空探索永无止境。未来,更多精彩的“天宫课堂”将点燃孩子们梦想的火种,引导他们探索浩瀚的星空。

中国全民新闻网摘编亓荃鹏

【免责声明】:以上图、文、音/视频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(本网原创文章除外),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归属权利人。我们尊重原创,也注重分享。转发推广仅供学习参考之用,禁止用于商业用途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。仅供交流学习了解法律、法规、政策,如无意侵犯到贵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,部分文章转发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,若来源标注错误或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网制作采编部QQ号: 3555333776,微信号:GAN160003,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。电话:010-89525216。本网投稿邮箱:3555333776@QQ.COM。通讯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朝外雅宝路12号(华声国际大厦)1层 1 2 1号。本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,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、来源:XXXXX网站。
点击查看更多评论>>发表感言:
验证码,看不清楚请点击更换。